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遠。愛好學習、銳意進取的我們總是能看向更遠的未來。 “企業最大的浪費是經驗的浪費”這一觀念已深入人心,如何將優秀的經驗萃取出來,在組織內學習和傳播?如何構架一支愛好學習,樂于傳教的學習型組織氛圍?如何通過學習能力的提升帶來價值產出的提升?針對這一初衷,10月19日-20日,烽火集團某知名通信公司邀請到崗位經驗內化項目研發導師劉老師為大家帶來精彩的課程《崗位經驗內化-課程設計與開發》。來自全國各地35位營銷精英奔赴武漢參與學習。  作為一名合格的內訓師,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課程的編、導、演呢?劉老師從三方面,教會學員現場出成果,務實出成果,快速出成果,快樂出成果。 (1)認知先行-《課程質量保證體系》 思想達成一致,認知統一才更具行動力和執行力。劉老師提煉的《課程質量保證體系》為我們打造了課程設計與開發的試金石與指南者,分別從“內容匹配度”、“教學刺激度”以及“現場感染力”三個維度較學員做好課程的設計、開發和呈現,從而打磨出適合企業內部需求的課程。 (2)課程選題神助攻-《課程定位表》 課程定位表是整個項目首先要完成的事情,我們要明確對象是誰,培訓什么,以什么形式傳遞給學員以及如何吸引參與者,一張《課程定位表》從課程背景、學員對象描述與學習目標三個維度,教會大家完成課程選題。 (3)課程設計有方法-《課程結構圖》 未來是人工智能的時代,更是工具的時代,這個時代屬于善用工具的人。劉老師課堂中分享出的幾款先進學習工具,課程結構圖”和“思維導圖”,讓學員們驚嘆不已,操作既簡單又高效,令人嘖嘖稱贊。  劉老師對大家的課題知識進行分類梳理,在大大的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也非常認可“崗位經驗內化”項目。培訓全程采用互動形式教學,鼓勵學員在教中學、學中教,學員們邊學邊練習,老師點評+學員相互“切磋”互評,在相互指導和交流中,彼此都能收獲著多元的思維和方法,共同進步;讓大家都能在現場用科學的方法選定課程主題、確定課題,并繪制出課程的框架及邏輯結構,產出課程結構圖,整體課程設計思路也了然于心。  培訓反饋 學員反饋收獲很大,課堂中學習的內容除了能指導大家設計和開發課程外,一些邏輯的思維知識和先進的工具方法,對大家理清工作思路也有較大幫助,課程附加值較高。
除了正常的工作技能外,虹信的員工們身上所挖掘出的思想力和創造力,以及產出的一些有思想的課題及“作品”也充分說明虹信學員身上的才華可進一步挖掘,能力可培養,學習力生生不息……  未來可期,未來已來。正如馬云教師節當日在阿里20周年演講中所說“最近幾年全球化的挑戰、新技術引發的各種焦慮、環境的惡化……各種變化都在釋放一種信號,這個信號就是一個新的時代很快到來。” 虹信通信即將以積極進取的姿態迎來新時代,迎接新未來。而持續學習,快速學習正是擁抱未來最好的方式,為熱愛學習,追求卓越的虹信人點贊。 |